学生高中名额疑被官员亲属顶包 官方:未顶替

来源:中新网
2017-07-11 14:10:00
分享

不为人知的教育乱象?

笔者根据此事咨询了当地一名非常有名望的教育学者,问其假如学籍在六敖中学,却可以三年在县城城关中学借读,并且中考时回乡下中学考试,这种行为是否涉及违规?

其教师坚决表示:三门县学生的就读必须按照教育规定划片区就读,不能随意借读其他中学,一旦发现要被严格处理,其中有一年的校长就因为此事立即被罢免。除非这个学生家庭背景非常强大,否则普通老百姓不敢乱来。但是教育为本,因为关系开后门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三门县的教育不就乱套了吗?

笔者前段时间刚被一件事情感动过: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残疾学生魏祥,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坚强的妈妈陪着残疾但优秀的儿子一路求学,直到考上清华大学。他给清华大学写了一封信,只是希望清华能给他们母子俩解决一间陋室,方便母亲照顾她,让他安静读完学业。他的这封信发表在《大美甘肃》公众号上,获得了无数点赞。

这份简朴的请求在很多清华学生中传阅,包括清华招生办主任的微信朋友圈转发。同时清华大学招生办特地给魏祥做了回复,告诉他: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清华大学邱勇校长还主动和魏祥取得联系,给他安排了入校后的生活,并让清华大学资助管理中心进行资助对接,让魏祥和他母亲顺利入学深造。

教育应该如清华大学所言:人生实苦,请你足够相信。

但是在很多地方,那些老实巴交,表达不出一句完整语言的平民百姓,她们因为不公而愤怒,只知道呐喊或者在政府门前蹲守上访,但是她们依然投诉无门,周围的吃瓜群众看到了只会嘲笑她的无能。而唯一能让她坚持下去的就是:这是我的孩子一生的命运转折,我必须踏破草鞋一直伸冤下去。

孩子的人生第一滴污垢

这也让我想起出身语文特级教师的杂文作家吴非的《第一滴污垢》: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颤,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的湿润。我畏惧,我担心,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城一个人吗?这个孩子纯洁的心灵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被什么样的人,用一种什么方式,洒上第一滴难以抹去的污垢?

而对浙江省三门县的教育局招生办的处理方法,他们一直强调自己在招生录取的工作上没有问题,但他们对借读违规、投机取巧的做法却无计可施,难道仅仅因为丁姓同学是“高官的亲戚“吗?

小时候笔者总会听到老师告诉我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什么时候,教育成了高官子弟的温床和寒门子弟的噩梦?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每场考试的拐点都是命运的拐点,但是对于那些靠关系、钻空子、有大树撑腰的高官子弟来说,那只是夏日里下了一场淅沥的小雨,淋湿了衣服,换一套就好。

作为浙江沿海中部小城的浙江省三门县,全年GDP高达100多亿人民币,那里的教育和文化并不是闭塞的。曾在2017年初,三门县县委书记还提出了“振兴三门教育”的口号,何为振兴?振兴是打击腐败,人人公平平等的用知识武装自己,而不是靠“关系”。

最后,笔者想说:从事教育的人啊,多点人性,笔端生花;为人师表,刚正为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