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   湖北新闻

好稻米为何卖不出好价钱?湖北相关部门回应

来源:湖北日报
2018-02-09 14:26:49
分享

优质生态的虾稻米,被视作普通稻米出售,其市场价值和生态价值被明显低估。本报一版昨日刊发的报道《惜哉!40亿斤“虾稻”被贱卖》,引起广泛关注。“虾稻”为何卖不出好价钱?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负责人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剖析了个中缘由。

比较效益驱动,农民重“虾”轻“稻”

由于近年来小龙虾价格持续走高,一亩田的收益八成来自小龙虾,据省水产局测算,目前全省“虾稻共作”面积410多万亩,亩平均收益3000元左右,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3至4倍,小龙虾的贡献不言而喻。

在比较效益驱动下,农民普遍存在重“虾”轻“稻”的想法。不少农民对记者坦言,采用虾稻共作模式,看中的就是小龙虾带来的丰厚效益。“我们都知道虾稻米是好米,不施农药,天然无公害。可市场不认可,依然难以卖出好价钱。”楚稻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辉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

刘辉说,“虾稻”到底好在哪?优势在哪里?消费者知之甚少,农民更是雾里看花,许多零散种植户将“虾稻”贱卖给粮库或小型加工厂也是无奈之举。

重“虾”轻“稻”,根子在观念上,也体现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地方的农民一味追求小龙虾的产量,不规范养殖,超量投肥,影响了虾稻品质。

省农业厅组织的试验表明,“虾稻共作”模式中,每亩稻田套养200斤小龙虾,最符合种养生态规律,养出的虾和稻品质才最好。

品种多达上百个,加工难以标准化

“虾稻共作”源自民间探索,短短几年时间里迅猛发展,涌现的“虾稻”品种也五花八门。据统计,目前农民种植虾稻田中,水稻品种多达上百个,但真正适宜“虾稻共作”中的优质稻品种并不多。

湖北巨金米业专注于做“虾稻”12年,去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从一家小型加工厂发展成潜江规模最大的“虾稻”生产加工企业,一路走来,董事长李广斌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当前企业最大的烦恼是,“虾稻”品种多而杂,加工品质难提升,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加工,不利于打品牌。”李广斌为此困扰不已。巨金米业有“虾稻”基地5.5万亩,其中自有流转基地7000亩,每年收购季,仓库里的稻谷都是“大杂烩”,形状、口感、品质都不尽相同。

李广斌说,公司打造的“水乡虾稻”品牌,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迈过这道坎。

企业的烦恼,也是农民的困惑。省农业厅有关部门曾做过调研,农民的种植比较盲目,哪个品种产量高,就一拥而上种什么,销售时又因为品种问题难以卖出好价钱。

企业各自为战,产业化水平待提升

好米卖不出好价,产业化发展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最早进军“虾稻”产业的企业之一,总经理刘军在“虾稻”市场摸爬滚打7个年头,前不久,他代表农业创业创新人员,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直言不讳:相对虾而言,稻还是一个“短板”,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市场鱼龙混杂,“虾稻”企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近几年,全省各地都在发展“稻虾共作”,各自也都在打自己的“虾稻品牌”。粗略统计,全省涌现的“虾稻”品牌多达几十个,但叫得响的寥寥无几。

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几年来“虾稻共作”发展迅猛,监利、潜江、洪湖等地积极性很高,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对小龙虾的扶持力度大,相比之下,对“虾稻”的扶持还远远不够。

潜江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刘冰告诉记者,潜江一直秉承“稻虾”与“虾稻”双轮驱动,但实施起来存在一些难度,我省虽是粮食生产大省,但地理、气候、环境等仍无法与东北媲美,“东北大米”品牌早已深入人心,“虾稻”产业的打造,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更有力的举措,甚至要举全省之力。(记者胡琼瑶)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好稻米为何卖不出好价钱?湖北相关部门回应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