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千余台大型设备,企业不花一分钱!”5日,鲍安军兴奋的告诉记者。他说,支持企业转型湖北十堰来实的。
鲍安军是双星东风轮胎公司总经理。一个拥有1200万套轮胎产能的公司,将从大山里整体搬迁到工业园。
以搬家为契机,双星东风轮胎公司将投资15亿元,建立全球领先的工业4.0智能化工厂,实现“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化。
搬迁集中、乘商并重、智能化、大自主、新能源……一系列以订单为中心的自选动作之下,“中国商用车之都”将华丽转身。
从“闭门造车”到“下山入园”
“以前一天最多干六件,搬迁后工效提高一倍!”4日,东风越野车公司新工厂一派繁忙,铆焊车间工人王钊说,工厂搬迁后,效率明显提高。
记者现场观看了王钊的工作,先打5毫米的底孔,再扩展至6.7毫米,王钊和他的助手打一个孔需要13秒。在一个后轮总成上,打142个孔,算一件工作。王钊说,在老厂一天只能干6件,现在可以干到12件。
走出新公司大门,抬眼望去,公司旁边有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公路,不远处隐约可见十白高速路出口和襄渝铁路。
从公司办公室了解到,搬迁后厂区面积由原来的6.8万平米扩展到现在的22万平米,汽车生产能力从2000辆提升为5000辆。
“老厂生产线依照山势而建,恶劣的生产条件限制了效率!”王钊回忆,原东风越野车公司建在一个叫打炉子沟的大山里。不仅生产线受限于山形,进出厂全靠一条3公里的“断头路”,生产高峰期,送料的、送食品的车辆堵得一塌糊涂。
同东风越野车公司一样,东风汽车公司的30多个专业厂都是计划经济时代按照“进山、分散、隐蔽”的冷战思维建造的,各汽车专业厂分散隐蔽在东西相距百里的50多条山沟里。
市场经济已数十年,这些企业依然在山里“闭门造车”。因为加工、运输、销售成本高企,行业竞争力受到制约。
2010年,东风公司与十堰市政府签订“共建百万量级汽车城”框架协议。双方约定,东风公司投资100亿改造厂房、设备、生产线;十堰投资100亿改善汽车生产环境。根据协议,十堰市政府通过腾退土地,提供一万多亩连片建设用地,建成东城、西城、龙门三个汽车工业园区,招纳隐蔽在大山里的汽车企业下山入园。政府实施零成本搬迁,对于下山入园汽车企业,政府承担搬迁费用,并优惠政策提供汽车生产用地,推动汽车产业集中集约。
“共建百万量级汽车城”框架协议实施八年,已搬迁老工厂50多个,厂区安置320万平方米。东风汽车公司的骨干企业如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有限装备公司、东风实业有限公司等先后出山。
“下山入园,将是十堰制造的一个里程碑!”该市经信委副主任唐顺苹说,十堰将结束计划时代“闭门造车”模式,为十堰汽车走向自主化、智能化、新能源化打下基础。
从专造卡车到商乘并举
去年8月,十堰市政府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扩能协议:东风小康投资30亿元,在十堰建设一个年产20万辆乘用车的新生产基地,计划生产两款SUV、两款MPV以及一款电动车。
4个月后,东风小康扩能项目被湖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今年2月,该项目被列入湖北省82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省政府要求十堰市政府坚定不移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重点组织实施和统筹推进。
“十堰将破冰生产乘用车!”该市政企共建办副主任杨长春说,东风小康扩能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商用车之都”将进入“乘商并举”时代。
在东风汽车公司近50年的强劲带动下,十堰制造由过去单一生产普通载货汽车发展到重、中、轻、微、客、专用车、新能源等商用车全系列产品。至去年,全市汽车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7.4亿元,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达到600余家,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从业人员20多万人,形成年产汽车百万辆的生产能力。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位居湖北第一。
“生产了50年的卡车,却没能生产一辆家庭轿车!”杨长春说,“只会造卡车不会造轿车”是十堰人的心病,其实十堰生产乘用车有着先天优势!
他介绍,十堰汽车产业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生产设施,汇聚了一批国内优秀的汽车专业人才,只需要增加轿车模具、夹检具、工具工装、改造生产线等,一年时间就可形成轿车产能。
在十堰,进军乘用车的不只是东风小康,与东风小康志同道合的,还有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去年8月,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投资15亿元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形成年产12万台的生产能力。
5日,记者在十堰白浪经济开发区看到,易捷特的焊接车间改造完毕,试制车身已生产下线,正在进行第一轮焊装试制。
易捷特公司总裁尚德告诉记者,下月底首台试验车将完成组装,一年期的实验测试及设计方案完善后,预计2019年5月份可正式量产。
至此,十堰现有商用车产能100万辆,新增32万辆乘用车产能后,乘用车占比接近四分之一。车城十堰“油电并重,商乘并举”的产业转型已是指日可待。
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自主、绿色、智能化
今年2月,东风公司与十堰市政府再次签订框架协议,携手向自主、智能、新能源制造迈进。
当天,双方签订人才、项目、投资“1+5”一揽子战略协议。双方约定,至2021年东风十堰基地新增产值400亿,新增整车产销量30万辆。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要把十堰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商用车和军车基地,以及东风主要的新能源、微车和汽车零部件装备基地。
“这次签约,将再次推动十堰制造的革命。”十堰市经信委副主任唐顺苹说,签约将推动十堰汽车实现三个质变。
核心技术大自主。年生产发动机5万台套,发动机内制率由不足10%提升到近50%;开发DT14档变速箱,重型变速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变速箱内制率超过50%。研发混合动力、新能源动力总成、汽车智能网联等高端技术。
制造智能化。智能制造方面十堰明确“三大重点”:工业机器人、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装备、汽车制造智能生产线。实现“三个突破”: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整车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应用集成制造技术。机器人生产、工业4.0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成为十堰经济亮点,到2020年智能制造年产值可达到100亿元。
新能源汽车起步。东风公司、湖北三环等整车企业与颐发铝空、沃特玛等新能源企业合作,生产新能源公交车、乘用车、商用车,5年内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湖北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
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自主、绿色、智能化,十堰将跻身世界汽车潮流。他们将用中国工匠的双手做出更多的优质产品,让世界享受“十堰制造”。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