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七年打赢碧水保卫战

湖北十堰:七年打赢碧水保卫战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1-12 14: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即将于本月16日在湖北十堰年开幕,作为年会预热活动,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与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中央、省直媒体采访团日前走进湖北省十堰市,深入采访生态环保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记者在采访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十堰市近七年来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污水治理,成效显著。目前十堰全市35个水质考核断面34个达标,丹江口库区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标准。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保水是硬任务。而在2011年,在汇入丹江口库区的12条河流中,十堰市有神定河、泗河、剑河、犟河、官山河5条河流水质不达标。

为确保清水入库,市委、市政府把五条不达标河流的治理作为“头号工程”。

2012年,十堰开始探索实施“河长制”,由市政府领导担任“河长”,全力治理5条不达标入库河流。

7年多来,全市全力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管污”六大举措,累计清除污泥和垃圾561万吨,整治排污口590个,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400多公里。

十堰市马家河示范段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

经过治理,十堰5条不达标河水质显著改善,其中犟河水质达到Ⅱ-Ⅲ类,剑河水质达到Ⅱ类,泗河水质达到Ⅳ类,官山河稳定在Ⅲ类,神定河消除劣Ⅴ类。

“十堰市是先建厂后建市,先生产后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山区季节性河流径流量小,自净能力差,再加上近年来生活污染量增大,污水治理,困难重重”十堰市环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勇介绍,“在当今全球30多种污水处理工艺中,十堰应用了26种。我们会因地制宜,采取最合适的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库区风景

据十堰市建市5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至今年11月1日,已安全供水1785天,累计向北方调水240多亿立方米。(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