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吴伯凡、李皖、关正文对谈“阅读之意义”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2020,“总结2019”的声音也变得越发清晰——过去一年里,作为普通观众的你从哪些节目里汲取了精神力量?2019年12月9日正式完结的《一本好书2》以豆瓣9.3分的成绩落座2019内地综艺榜首,定格了所有人关于“口碑综艺”的想象。

刘醒龙、吴伯凡、李皖、关正文对谈“阅读之意义”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1-05 14: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本好书2》线下共襄高峰论坛 2019豆瓣最高分综艺再燃“思想火花”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2020,“总结2019”的声音也变得越发清晰——过去一年里,作为普通观众的你从哪些节目里汲取了精神力量?2019年12月9日正式完结的《一本好书2》以豆瓣9.3分的成绩落座2019内地综艺榜首,定格了所有人关于“口碑综艺”的想象。

真正的好节目绝不只是停留在线上——为持续推广阅读,让“读经典、读好书”这件事成为更多人的日常,毛铺紫荞酒联合《一本好书2》在线下展开了“阅见匠心 阅见中国”全民阅读大型主题活动。在经历北京、郑州、南京、南昌、长沙、广州六站的成功互动后,1月4日,《一本好书2》在武汉东湖会议中心启动“匠心时代品质阅读”高峰论坛,为此前一系列阅读主题活动作结。

现场,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著名学者吴伯凡,《长江日报》编委李皖和实力文化董事长、《一本好书》《见字如面》系列节目的总导演关正文一起就“阅读”展开思想交锋,高峰论坛上的“功利阅读时代的匠心与传承”、“未来时代看阅读”、“公共阅读与媒体责任”、“全民阅读时代的匠心传播”等话题吸引到许多节目观众和粉丝风雨无阻赶到现场,聆听这场与“阅读”有关的思想盛宴。

去看书,去阅读。1月4日,在《一本好书2》“匠心时代品质阅读”高峰论坛上,不管是刘醒龙、吴伯凡还是关正文,都分享了自己对于“阅读”的理解。

在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刘醒龙看来,“阅读”其实分为“读”和“阅”,一个人真正想要从“书”中收获积累,“读”往往只是纸上谈兵,最终一定离不开“阅”。他提到在2019年9月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的赵树理作品《三里湾》,“很多人,包括我们的大学老师、中学老师提到这部作品时往往会有非议,点评说这是一部‘应景作品’——1955年出版的小说,能特别深刻地去谈‘合作化’吗?但我去年8月去过山西长治三里湾后发现,其实长治早在1946年左右就开始尝试‘合作化’了。这个时候你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人物、实践,是的确存在于生活中的,《三里湾》的价值是不能被抹杀的。”

在现实生活中真实感受“书”的魅力,就是刘醒龙提到的“阅”,“阅和读,读一定是浅层次的,只要有机会去‘阅’,那就一定要去实地看看。“去年还去了圣彼得堡的他说,以前看普希金的诗歌觉得好,但不会特别感动,”当真的去了他生活的地方,了解完他的创作背景,内心的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光是“读”,还要去“阅”。著名学者吴伯凡表示认同刘醒龙的观点,他提到自己在《一本好书2》中做嘉宾的《简爱》那期,“上世纪80年代读过,这次再读,我发现阅读出了很多新的东西。”

吴伯凡提到,一本书是“一种很特殊的镜子”,“你在那本书里读到的,有一部分是它营造的,有一部分是你自身所拥有的阅历和存储。当你突然发现重读这本书时它怎么变得那么深刻时,其实书没变,是你本人的阅历增加了。”他强调,这种“阅见”一是故事里显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作为读者的人“见到了什么”。

论坛上,关正文谈论了阅读带给人的直接利益。 “过去我们的文化里把‘阅读’这件事看成是‘休闲’,但我要告诉青年朋友,在未来,阅读将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他引用登上过《一本好书》第一季舞台的《未来简史》中的观点,“在不远的未来,人类将有80%的人会沦为无用人群。如果大家没有终生学习的习惯,没有把阅读当成生存方式的习惯,那未来,你们就很可能沦为那80%。”

不再把“阅读”当成伪装高雅的手段,而是让它成为直接滋养我们生存发展的必须。关正文提到,每个人的直接经历永远是有限的,但每天面对的下一秒的生存可能性却是无限的,“要想应对好自己的人生,就需要有尽可能丰富的经验储备,而从阅读里获得的经验,必然是最丰沛、最多元,可能也是最有效的。”

因此他强调,阅读一定要从经典开始,“它是人类精神长河里的璀璨星星,是经过大规模人群不断淘洗出来的结果。不管未来大家的阅读范围会有多宽,首先要从经典开始入门,因为那是全人类共同确认过的精神财富。”

除了选择经典,在当下,大众媒体平台也应该担负起阅读“指向和导向”的责任。《长江日报》编委李皖就提到,书为什么是好的?这一定是选择的结果,“阅读不是随便阅读,一天阅读24小时,但全部在读网上信息,这是阅读吗?”他提到,大众媒体可以形成的一个较为权威的“选择性体系”,“要带有一定指导和导向的责任,让大众对于书的选择不那么费劲、费力且更为有效。”而其实,《一本好书》恰恰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记者了解到,为强化节目效果,让“大众阅读试衣间”的功能真正落到实处,从去年10月开始,《一本好书2》便联合毛铺紫荞酒把阅读带到线下。2019年10月26日,“阅见匠心 阅见中国”全民阅读大型主题活动在北京启幕,随后,该主题活动先后空降郑州、南京、南昌、长沙、广州。

这七场主题活动让观众在线下感受到阅读乐趣,更获得了面对面与关正文、路金波、杨雨、刘醒龙、吴伯凡等节目主创、出版大拿、文化学者面对面交流阅读体验的机会。此外,主题活动还通过H5线上互动,吸引全国网参与荐书,毛铺紫荞酒发起的微博话题#你多久没有读书了#一时间更成全网热议焦点,线上线下联动使更多人关注回归阅读。

两年的坚持,《一本好书》到底对全民阅读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一个直观的感受可以通过节目所选书目的销量增长给出——据图书咨询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一本好书》第一季节目收官后,《月亮与六便士》的销量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22.5%,《万历十五年》《暗算》《人类简史》则较同期分别增长了138.82%、248.66%、97.87%。记者观察发现,第二季节目播出后,《红岩》迅速闯进当当网图书畅销榜前二十位,《骆驼祥子》《头号书迷》《怪诞行为学》的书评里,大量反馈提及“是从《一本好书2》过来的”。这也是《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能够获得第五届“领读者大奖”组委会肯定并被授予“年度领读者”的原因。

“我始终认为,《一本好书》是在不断回答‘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读这本书’的问题。”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关正文这样形容《一本好书》的意义所在。

尝试用大众更易接受的影视化方式去呈现“一本好书”,但时刻提醒自己“不是在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或制作一幕精彩绝伦的舞台剧”——激发出阅读兴趣,又学会保留悬念将观众真正指向阅读,这“山路十八弯”的创作巧思背后,不过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拿起书本,回归文字。

而所有人也欣喜地看到,在高速运转的碎片化信息时代,在强手如林、流量遍地的综艺市场,怀抱着这样一颗初心的《一本好书》,最终也获得了观众和市场的双重认可。关正文曾提到,自己想做十季《一本好书》的梦想依然没有变,“只要能活下去,向大家推介100本经典,让这100本书能够成为一代一代读者的索引窗口。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样的创作过程将是特别幸福的。”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