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英雄黄发芝
“八一”建军节前,91岁的黄发芝从武汉市东西湖区辛安渡街东风大队永丰村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激战上甘岭负伤立功,凯旋回国响应号召回乡务农。“过去的不值一提,我只是一名共产党员!”谈起曾经的功与名,黄发芝说。
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黄发芝为年轻党员上党课
在东西湖区辛安渡街东风大队永丰村,黄发芝在小方凳上落座,左小腿上乌黑的伤疤就从裤腿处露了出来。这块成人手掌大小的伤疤,正是上甘岭战役的见证。
“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就是要报共产党的恩。”1930年4月,黄发芝出生在汉川刘家隔镇。9岁那年,母亲难产去世,父亲将7岁的妹妹送人后离家出走,黄发芝四处讨饭,两个弟弟相继饿死。
解放后,苦水泡大的黄发芝报名参军,在两次剿匪战斗中,与战友击毙敌特2人、活捉3人,因作战勇敢被调入县大队。
1951年1月,黄发芝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入编杨成武66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部队坚守两年终获全胜。
在防御作战中,黄发芝和战友挖战壕、铺枕木,右手被枕木砸中,无名指骨折。他在简单包扎后带伤巩固工事,被授予三等功。
在随后的拉锯战中,一枚炮弹在战壕里爆炸,黄发芝左小腿一阵疼痛。他低头一看,脚踝上方被弹皮擦破,深可见骨。
1952年7月28日,黄发芝在阵地坑道火线入党,升任机枪班长。胜利凯旋时,全班12人在不断补充兵员的情况下,仅剩5人。
黄发芝保存的立功证明书
响应号召回乡务农
战后回国,黄发芝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举家迁入辛安渡,他对赴朝作战、负伤立功的事情守口如瓶。
黄发芝事迹,是被辛安渡街70岁的退休老党员崔德运,从街道退休老党员、入朝作战荣获二等战功的郭贤品那里获悉。
多次寻访,崔德运将相关信息交给东风大队党支部,大队整理后及时向街工委报告。
“在上甘岭战斗中,后方补给困难,三天不吃不喝都挺过来了。”“相比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够幸福了,我不能给组织上添麻烦。”
激励年轻党员扎根乡村
东风大队党支部书记胡一龙说,老英雄回乡务农深藏功名,让全体党员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他在战后被授予中尉军衔,选送到步兵学校。毕业归队接到集体转业命令,转业学习勘探专业,等待分配时又响应国家号召。放弃月薪97.5元的工作,主动申请回老家务农,每月才拿十几块钱。”
“党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胡一龙感慨,黄发芝为身处乡村振兴一线的年轻党员树立了榜样。
在东风大队,黄发芝没有缺席一次主题党日。“除非碰上刮风下雨,黄老才同意我们开车接送。平时,他坚持自己开电动三轮车来参加活动。”
入朝作战纪念章
6月28日,辛安渡街工委负责同志为黄发芝老人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30天后,黄发芝收到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周雯 戴东辉 代烁 朱崇勇)
(周雯 戴东辉 代烁 朱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