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考古队首次在湖北松滋市开展考古工作

湖北大学考古队首次在湖北松滋市开展考古工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4-11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四学生李佳怡结束在湖北省松滋市的考古实习工作,回到学校。两个月前,湖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荆州博物馆正式承接了松滋市南海镇匡家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这是湖北大学首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据了解,匡家岗遗址所在的小南海湖是目前松滋境内最大的洪积湖。1870年,一场大水造成长江江南四口同时决堤,小南海地区一夜成湖,匡家岗遗址与陆地分离,孤立成岛。近年来,在遗址调查过程中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东周、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遗存,地表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房基、东周楚墓、南北朝砖室墓。

匡家岗遗址考古队队长、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介绍,当前,现场已经陆续发掘出土从新石器时代、东周、汉代到南北朝时期的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等。尤为重要的是,本次发掘出土的大量8000年前的城背溪文化遗迹和遗物,是湖北目前发现的最早阶段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对于探索湖北万年文化史源头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次考古工作计划将持续到5月,在刘辉教授的指导下,历史文化学院先后派驻多位大四学生参与现场考古实习,2018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李佳怡是其中一员。李佳怡介绍,考古队员以一块5×5平方米的探方为单位进行发掘,运用考古地层学方法,挖土提土,辨别土质土色,清理遗迹,采集遗物,记录坐标,拍摄照片,整理发掘记录表和撰写发掘日记。“作为学生,我们要做的是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田野考古、博物馆实践。文博专业也许并不冷门,只要怀有一颗敬畏与温情之心去参与,便会从中发现乐趣。”李佳怡说。

据悉,湖北大学在历史学传统积淀基础上,大力发展考古学科,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对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战略需求。学校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成立了文化遗产学院,江汉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文博人才培训中心相继挂牌,学校今年还新增了“文化遗产”本科专业。

“当前,文物保护力量在国内较为薄弱,加大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是一个社会共识问题。”湖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文化遗产学院常务副院长孟华平介绍,湖北是文物资源大省,湖大文化遗产学院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面向湖北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培训和考古发掘研究工作,为文化强省建设做出贡献。(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