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谷勇担创新使命 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优势

车谷勇担创新使命 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优势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25 12: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29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举行,武汉经开区围绕“以大产业带动大创新,以大创新引领大转型”作交流发言。当天,《2023年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发布,提出要以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为载体,推动武汉都市圈科技同兴。

摄影:李岿

3月24日,在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会议上,经开区提出“二次创业再出发”,把科技创新书写在发展的大旗上,以大产业带动大创新,以大创新引领大转型,奋力打造车谷创新大走廊。先后出台“科创33条”、人才政策“黄金十条”和“知识产权8条”等政策,全区以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车谷中心、湖北省智慧交通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现场揭牌。

摄影:李岿

2022年,经开区内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力量,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汽车领域产业创新,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全区GDP突破2000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2%,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多家,“双创”孵化载体达25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87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51.6亿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97.8件。

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丰伟说,我们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加快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和高水平创新主体培育,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关键技术、若干新兴产业前瞻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国家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速达到1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突破120家。

摄影:李岿

湖北省智慧交通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是湖北省重点布局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平台由上海交通大学智慧交通学科教授团队、武汉理工大学智慧交通学科教授团队、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等发起共建。华砺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学峰说,我们希望平台可以服务于湖北省智慧交通产业,通过这个产业的打造,能够形成千亿级的智慧交通产业集群,助力湖北汽车交通行业,力争将平台建设成为国家级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平台。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说,华科大将深度参与到经开区“二次创业”的洪流中来,紧密围绕经开区“3335”现代产业体系,高起点建设一批交叉研究平台,积极探索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组织新体制,面向全球着力引进、培养、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高层次青年学术骨干,以校地深度融合的纵深实践,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让军山校区成为中国车谷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区域发展新引擎,为经开区科技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摄影:李岿

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江华介绍,研究院结合武汉经开区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导入华中科技大学优势待转化科研项目,充分利用武汉经开区为研究院提供的厂房空间和经费支持,采用“中试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化中试平台”的方式,打造成为以技术转移中试为核心的国家级中试服务平台。以项目聚焦经开区“3335”产业体系,引入高校优质的科研项目,到研究院进行中试放大。以项目来聚焦培育一些高端的人才,落地优质的高新技术企业,争创国家科技创新载体,从而带动和培育经开区战略新型产业升级。

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构建区域创新高地的重大布局,是赋予武汉的重大使命,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以科创赋能,与产业力量叠加,形成相辅相成的科技驱动产业的经济运转机制,正是经开区在2023年拼经济目标下要刻画的蓝图。以此, 武汉经开区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龙头优势,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进一步实现在中国经济未来格局中的“跃升”。

(刘新 孙亚云|编辑: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