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鄂州侧主塔成功封顶

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鄂州侧主塔成功封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6 14:2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6 14: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26日,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湖北省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率先完成封顶,为后续主桥上部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燕矶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同时也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钢桁梁悬索桥,项目全长约26千米,大桥主跨1860米,上层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由于受航空限高的影响,大桥主塔高度仅有184米,主塔受力要求高,因而大桥主塔壁厚是寻常跨长江大桥的2倍,达到了惊人的4米。

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位于襄樊-广济地质断裂带边缘,其中上部地层为糜棱岩,软烂多空洞,在这种断裂带地层上打桩相当于在“豆腐上插筷子”。为攻克这种特殊地层桩基成孔难题,建设团队研发出“混凝土回填造壁+超级旋挖钻+特殊改制钻头”的分级钻进工艺,最终成功攻克地质“拦路虎”,为大桥夯实了“底盘”。

大桥主塔采用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通过两条可以旋转伸缩的“机械臂”进行混凝土浇筑,不仅大幅节省了塔顶空间,降低了筑塔机自身荷载,也让混凝土浇筑更便捷,保障了施工的流畅度和安全性。为保证桥塔的施工品质,项目团队应用了国内首个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系统——“混凝土云工厂”,它可以实时监控原材料的入场进仓情况,让“伪劣”原材料“无所遁形”,从源头保障了混凝土的生产品质,还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出厂温度和性能指标参数,随时为混凝土“把诊问脉”,守护大桥的健康基础。

“得益于近年来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十四五以来,国内桥梁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而我们燕矶长江大桥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智能建造为突破口,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后续我们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深化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提高桥梁工程建养质量,促进桥梁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项目负责人吴小斌表示。

作为串接鄂州和黄冈沿江发展轴,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的重大交通项目,燕矶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有助于区域打造“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一体化发展。(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徐梦颖 陆落义)

【责任编辑:韩鹤】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