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东太初将在光谷建“机器人学校”

紫东太初将在光谷建“机器人学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8 10: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紫东太初全国运营总部于3月19日落户光谷后,计划于今年内启动建设机器人训练场。

据介绍,机器人训练场像是一所机器人培训学校。无论是人形还是非人形机器人,只要具备运动功能,都可以来这里一站式训练新技能,不仅包括递水、擦桌子、翻书等日常生活技能,还涵盖巡检、消防、焊接等多样化工作场景。

武汉紫东太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昊说,后台一天能给一个机器人采集200多条数据。如果是分拣、擦桌子等简单场景,15—20天机器人就能学会一项新技能。如果是装配、维修、巡检等复杂场景,因需要对开放环境进行适配,则训练时间需要45天以上。如果是人形机器人,需要“眼”“手”“大脑”等多方协调,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能建设这样一所机器人培训学校,主要基于紫东太初大模型的不断进化。”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说,紫东太初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这一大模型不仅能识别文图和音视频,还能识别空间三维信息。其3.0版本更是能对复杂问题进行拆解和推理,像人一样思考。

“识别三维信息、像人一样思考,紫东太初大模型对机器人进行训练后,机器人‘大脑’将越来越聪明,不断学会新技能。”刘昊介绍,训练机器人时,要将人类通常理解的一件事进行多个动作拆解。比如,从冰箱里拿一块蛋糕出来,按机器人的理解需要拆解为:找到冰箱,打开冰箱门,找到蛋糕,拿出蛋糕,关上冰箱门。还有,拿蛋糕的力度与拿水、拿鸡蛋的力度都不一样。

按计划,紫东太初将于今年6月开始搭建具身智能平台,提供支持机器人智能化的核心算法,完成训练、仿真、强化学习和自主进化能力,实现机器人训练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今年四季度启动建设机器人训练场。“随着训练的机器人种类越来越多,很多模块可以复刻,训练效率将会越来越高。”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刘坤 姜胜来)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