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湖北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文旅厅主办,省博物馆承办的“融在楚天”文物展正式启幕,200余人出席开幕式。展览汇集省内27家文博机构的150件(套)珍贵文物(一级文物近30件),以“贡献大一统”“促进大融合”“维护大团结”三个单元,串联起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荆楚文明脉络,展现湖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的历史贡献。
三大单元解码多元一体格局
展览第一单元“贡献大一统”,通过新石器时代陶器、先秦青铜礼器等文物,追溯长江中游文明起源及各民族对早期中华文化的共育贡献;第二单元“促进大融合”以“九省通衢”交通网络为切入点,呈现茶、盐贸易推动的族群交融;第三单元“维护大团结”聚焦辛亥革命与武汉抗战,彰显湖北人民与全国各族同胞共御外侮的壮举。
文物实证铸牢共同体意识
明仇英款《江汉揽胜图》、瑞兽羽人黄褐釉陶楼等特色展品,直观展现荆楚文化与中原、吴越等文明的交流互鉴。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展览以文物为纽带,构建“历史-现实-未来”叙事链,既凸显地域特色,更揭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必然性。
据悉,“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南馆3楼特展展厅展出至今年10月。
“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物展”展览简介
展览将持续至10月,在省博南馆3楼特展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助力深化文化自信与民族团结共识。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刘坤|傅钰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