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第五平行会议“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于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华中师范大学承办,汇聚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位教育部门负责人、教育机构代表、国际组织专家及教育数字化研究领域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发展展开深度探讨,旨在推动全球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教师合作与对话。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云彦,塞拉利昂技术与高等教育部副部长萨尔乔·阿齐兹·卡马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韩劲红主持 。
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德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加拿大等国及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包括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副校长尼尔斯·平克瓦特、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等,围绕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主题,分享了各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圆桌讨论环节,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校长雅克·弗雷蒙、香港岭南大学校长及数据科学讲座教授秦泗钊等嘉宾,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议题展开研讨,呼吁建立跨国教育合作机制,推动智能教育生态共建,引发与会代表广泛共鸣。
案例分享环节,来自海南、宁夏的三位中学教师展示了课堂教学与教研实践成果,科大讯飞公司也分享了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研发和系统应用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作《智能时代师范生培养,他指出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变革亟需培养高数字素养教师。华师已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环境与训练平台,研发“小雅”平台开设6.7万个课程空间、建设292万余个数字资源,打造AI学习场景,探索数据驱动培养模式。他强调,教师角色正向“AI教育架构师”转变,需深化技术理解、融合应用场景、前置伦理责任、坚持专业发展;智能技术也将通过革新培养体系、资源建设等,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为全球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助力教育数字化进程加速。
在成果发布环节,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代表团队发布年度《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报告》,为了解全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情况提供重要参考。(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党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