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五届全国证据科学博士生博士后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论坛由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证据科学研究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同期还举行了《证据科学论纲》英文版(An Introduction to Evidence Science)的首发仪式。
据了解,《证据科学论纲》英文版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张保生教授等撰写、林静副教授与张鲁平翻译,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最终成果。首发式上,张保生教授、北京大学吴洪淇教授及译者林静副教授分别介绍该书:作为证据科学中国“实践学派”首部研究成果,该书突破狭义证据科学研究范畴,首次向广义证据科学探索,从元理论、发展史、概率论、推理论等多个维度,系统阐释证据科学核心内容,展现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独特视角与探索精神。
《证据科学论纲》兼具学术价值与开创性。狭义证据科学是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的交叉学科,聚焦证据采集、鉴定及事实认定;而该书倡导的广义证据科学,是关于知识的学问,旨在揭示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中事实、证据与证明的普遍关系,提出的“实践—证据—认识—证据—实践”认识论公式,可广泛适用于多学科证据推理与知识获取问题,集中体现广义证据科学观与方法论内涵。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团队自誉为证据科学“实践学派”,三十余位教师与数百名研究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鉴定服务中深耕探索,形成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交叉研究的特色模式——美国学者艾伦教授曾评价,全球仅该研究院实现两支研究队伍的深度融合。《证据科学论纲》中文版已于2019年出版(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成果),此次英文版发布,将中国证据科学创新成果具象化呈现给国际学界,为该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搭建重要桥梁。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 侯竟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