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后重建标志性项目——长江新区大道起步区项目新区大道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武汉疫后重建标志性项目——长江新区大道起步区项目新区大道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08 15: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7日,随着12根搅拌桩打入长江新区大道,标志着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汉长江新区起步区PPP项目新区大道工程东段正式开工建设。

由中交二航局总承包建设的起步区PPP项目工程包括新区大道东段、谌家矶再生水厂,其中新区大道全长约4公里,东段长度约为1.3公里;谌家矶再生水厂占地面约7万平方米,是湖北省首个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

据中交二航局项目经理田霄峰介绍,该项目建设中,再生水厂将采用MBR工艺将传统生化处理与膜分离有机结合的工艺进行建设,该工艺具有对水质适应性强、构筑物少、工艺流程短、出水效果优、投资相对降低、占地面积最小等特点。

田霄峰告诉记者,水厂建成后,将与武湖污水处理厂和阳逻污水处理厂形成资源、安全、环境三位一体的长江新区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厂计划在2025年达到每日处理水资源7.31万吨的规模,服务人口12.73万人;在2035年计划达到每日处理水资源14.01万吨,服务人口24.4万人。

由于项目位于沪蓉高铁、京广铁路、朱家河、铁21号线、地铁23号线所在区域,具有“二大二高一重”的特点及难点,即调难度大、技术难度大、安全环保风险高、质量要求高、施工任务重。为此项目将部利用BIM模型,分析比对施工图与实际施工的差距,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打造“智慧工地”,对人员、机械、物料、工法及环境进行管理;同时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对现场施工人员明晰安全责任,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确保项目安全施工。

长江新区的建设是武汉打造城市发展成就展示区和未来城市样板的重要举措,是武汉市申报长江新区获批的首批重点项目,更是武汉市疫后重建的标志性项目。起步区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不断完善武汉长江新区示范区域路网,加强长江新区与中心城区关键通道连接,提升新区城市景观效果,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