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指数2020在汉发布 日均诞生企业96家,人均年薪超20万元

光谷指数2020在汉发布 日均诞生企业96家,人均年薪超20万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16 10: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15日,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制的《光谷指数2020》在武汉发布。指数显示,2019年,光谷新增企业超过2.7万余家,日均诞生企业96家;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达到64.5%,在10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位列第一,全区人均年薪达21.9万元。

最新指数显示,光谷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首位度显著增强,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愈发强劲,创新光谷、富强光谷、美丽光谷建设迈上新台阶。从指数变化来看,总指数保持了快速平稳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7.1%;其中创新驱动分指数表现最好,年均增速达到29.4%;经济高质量分指数排第二,年均增速达到28.4%。

“光谷指数”从2017年开始编制,从创新、经济、产业、开放、生态5个一级指标、43个具体指标,持续跟进和展现园区发展动态。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为100,到2019年,光谷指数达到261。

与往年相比,《光谷指数2020》在指标体系与评价内容上均有所创新。在指标体系中丰富了基础研究、创新网络、数字经济相关指标,增强了光谷指数的引领性、前瞻性。在对标对象的选择上,除国内十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外,还将光谷与硅谷的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以衡量“世界光谷”的建设进展。经过四年的研究和不断完善,光谷指数已成为东湖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听诊器”、“晴雨表”和“指南针”。

指数显示,2019年,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176.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2.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

2019年光谷吸引应届毕业生2.8万人,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7.6%。与此同时,光谷的常住人口趋于年轻化,2019年20-44岁人口占比达51.4%,高于硅谷13个百分点。

2019年,光谷人均年薪达21.9万元;人均年薪与房价的比值达15.3,较去年上升24.4%,在10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居首位。

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用通道方面,光谷企业委托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活动的费用逐年加速增长,自2015年以来,四年增长近8倍,2019年达到68.3亿元。

2019年,光谷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签订的技术合同项数达到8226项,五年翻一番,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在10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排名第一,脱胎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衍生企业遍地开花。

2019年,光谷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在10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排第四,仅次于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

2019年,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176.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2.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高于欧盟(45%)。

指数显示,2019年,光谷经济总量及增速均居全市之首,GDP总量达1876.8亿元,占武汉市的11.6%。GDP增速达10.2%,高于武汉市2.8个百分点,高于湖北省2.7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光谷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发展,光谷“新生”拔节生长,2019年新增企业超过2.7万余家,日均诞生企业96家。

2019年,光谷的企业增加值率达到26.4%,连续四年年均增长超过3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光谷产业整体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劳动生产率也在逐年加速攀升,2019年达到58.5万元/人,是2015年的1.8倍。

2015年以来,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产业规模逐年稳步扩张,四年年均增长7.4%,2019年产业收入规模达5861.4亿元,占园区企业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4.9%。(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