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武重高速公路汉川段二标段智慧梁场,随着首件试验梁成功验收,工作人员在中控中心按键发出指令,一根根钢筋“走”进生产线,开始浇筑第二件预制梁。这是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自主研发的、湖北省目前集约程度最高的智慧梁场。
武重高速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长三角至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北省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速对接“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湖北智造”成为建设关键词,见证武重高速穿越江汉平原腹地。
“为节约土地,汉川段二标项目大量架设桥梁,桥梁占比约80%,共设计有6000多片梁,其中2600余片将全部通过智慧梁场建造。”据武重高速汉川段二标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郝永兴介绍,智慧梁场设置5条生产线,利用行业先进的鱼雷罐布料系统、数控钢筋加工系统、智能蒸养系统和智能拌合系统,将预制梁生产时间由7至10天缩减至3至4天。同时,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全线有效关联集成智能钢筋加工场、智能拌合场和智能梁场,通过系统下达指令,监控整个生产流程。
目前,武重高速武汉至天门段已进入建设高峰期,“智能智造”增效赋能,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武重高速汉川段二标段钢筋加工场,机器人挥舞手臂不停地焊接钢筋,生产平台上,数控钢筋笼滚焊机正在切割,整个车间只有几个工人辅助作业。在智慧梁场,下料、绑扎、焊接、制模、浇筑、蒸养等工序都由电脑控制,工作人员在中控室一键操作完成。更为神奇的是,预制梁浇筑完成后自动进入“桑拿房”进行蒸养,全程只需几个人。
“这座智慧梁场虽然投资5000多万元,相比传统梁场多出3000多万元,但生产效率却更胜从前,这座梁场承担了2600余片梁预制,可为工程制梁省出半年工期。”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公司武重高速项目经理部副经理胡应新说,智能生产线不仅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节约了土地、提升了质量,还节约了近40%的作业人员,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可为制梁实现生产管理数智化、信息化、标准化。
随着项目建设的逐步推进,武重高速武汉至汉川段预计2025年12月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之间的联系,提升武汉城市圈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缓解沪渝高速、沪蓉高速通行压力,天门也将真正实现融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夏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