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第五届中国数字人文年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年会以“数实共生:预见数字人文未来图景”为主题,以数字化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活新生为中心,旨在研讨中国数字人文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绩,展望数字人文发展的新主题、新方法和新趋势。本次会议在中国索引学会的指导下,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大数据研究院、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承办。
开幕式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索引学会理事长王全春,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陈传夫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全春结合时代背景,强调了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及以信息化推动“数字中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性。数字人文研究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等要素,将前沿技术与人文学术有机结合,赋能文化遗产叙事,推动中华文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周叶中认为数字技术重塑了社会生活和人文学科的研究路径、方法与学科边界,武汉大学通过搭建跨专业的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和开设“数字文化”本硕博贯通制实验班等实践,探索新文科专业建设经验,培养出符合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国家急需人才,同时推进数字人文研究的繁荣。
马费成谈及武汉大学积极依托信息资源管理和测绘遥感等优势学科,协同文史、考古等专业,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智能活化需要,支撑新文科创新发展和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水平研究和实践。
陈传夫认为数字科技对文化知识从生产、组织、呈现到传递传播所有环节都带来了深刻影响,数字人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提示中华文化影响力,构建国家数字文化新体系意义重大。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冯惠玲,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陈伟,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特聘研究员张树武,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曾蕾教授,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王晓光,分别围绕“数字人文教育的理想与羁绊”“简牍整理研究中的数字技术支持”“数字经济场景下的文化科技创新”“GLAMS点亮元宇宙的星空”“AI时代可信智慧数据的生成”“数字演绎剧场:一种数字人文实验方法论”主题等做主旨报告。
据悉,本次会议设置了包括智慧数据、数字出版、古籍活化、文化遗产数字化等10个分论坛,吸引了近500人参会。(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