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国日报6版整版刊登了《Botanist documents beauty of Kenya's plants》及《African scholars pursue research at Wuhan center》两篇文章。《African scholars pursue research at Wuhan center》这篇报道展示了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国际化研究机构,吸引着来自不同非洲国家的学生共同开展植物学、动物科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通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合作,中心为推动中非科技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两位非洲留学生的中国科研之路,我们能够看见中非合作的微观纤维,有从误解向理解的转变,也有深植于认同的向往。Gichovi和Onyalalaina的经历展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他们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为国际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和生活环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生在中国机构的支持下从事植物学研究。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硕士研究生Bancy Gichovi,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Gichovi在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洲总部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就读本科。中国与肯尼亚之间的长期友好往来催生了她来到中国留学的兴趣。
2019年,她抓住机会,申请到了奖学金,前往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推进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去年11月,Gichovi与六位中国研究人员合作的一篇研究发表在《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上。“我非常感谢研究中心的导师和同学们,”Gichovi说,“处理分子方面的问题可能相当具有挑战性,但每当我向他们寻求建议时,他们总是乐于提供帮助。”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一个国际研究者的大家庭,来自14个非洲国家的300多名学生在这里合作开展植物学、动物科学和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在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会先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完成两学期课程,博士研究生则进行一学期的课程,然后再去往不同地方的研究所。
Guy Eric Onyalalaina是该中心的一名博士生,他通过中科院的一项奖学金开始了他在中国的学术之旅,该奖学金涵盖了他的学费和生活费。
2017年至2018年间,他从与中国团队在马达加斯加的研究项目开始,产生了对来到中国开展学术研究的兴趣。
“一开始我很害怕,担心会有文化障碍,”Onyalalaina说,“不过,不到两三天,我们就自然而然地交流起来,一起专注于我们的项目。”
Onyalalaina很快就发现自己能与中国的科研人员自然而融洽地沟通。他的敬业和敏锐也吸引了武汉植物园研究员胡光万的注意。在彼此交流之后,胡光万邀请Onyalalaina来中国成为他的博士生。
“我之所以想寻求博士进修机会,是因为马达加斯加首都的自然资源不容乐观,那里的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恶化。”他提到。
Onyalalaina所研究的领域是民族植物学和民族药理学,比如,他在马达加斯加首度塔那那利佛的森林中,发现了当地人利用一种植物来消炎。通过这些研究,他希望能够为解决环境挑战做出贡献。
中国的文化交流经历、语言学习和美食佳肴给Gichovi和Onyalalaina带来了鲜活的体验,他们对中国的美食和传统都有浓厚的兴趣。Onyalalaina的妻子和儿子去年12月也来到中国,他的妻子正在申请法律专业的奖学金,而他们4岁的儿子则在当地的幼儿园上学。
“那是一个中国幼儿园,我的儿子融入很好。”他说。
尽管研究工作很忙碌,Onyalalaina和家人很喜欢游览武汉的各个公园以及长江沿岸。
“我们喜欢这里的一切——文化,美食,科技。”Onyalalaina说。
回想起他来中国之前的印象,由于受到媒体和刻板印象的影响,他原来认为中国是一个封锁的国家,但事实证明,中国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信、舒适地生活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感到安全。”Gichovi补充道。
两位研究人员都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他们愿意继续在中国生活。
“从博士生第一学期结束后,我就没有回过北京,很想再去一次。”Onyalalaina说。除了上海和深圳等知名城市,他还对义乌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那里是全世界的‘超市’。”
原文请见中国日报旗舰版第6版,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9/24/WS66f218ffa3103711928a9639.html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俞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