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混子哥”陈磊:碎片化阅读时代,不妨以“读”攻“读”

专访“混子哥”陈磊:碎片化阅读时代,不妨以“读”攻“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29 13: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陈磊,笔名“混子哥”,江西人,是一位漫画科普作家和历史漫画创作者。他创办的自媒体平台“混子曰”是科普领域的佼佼者,以幽默的叙事方式和轻松的画风,生动地传递历史、科学、文化、财经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他的代表作包括《知识点有画面》系列和《半小时漫画》系列,深受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和学生群体的喜爱。

陈磊的系列作品

9月28日,在“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现场,陈磊向观众分享了《知识点有画面》系列图书的创作故事。台下的观众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其中中小学生尤其多,他们是“混知漫画”的忠实粉丝。分享结束后,陈磊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分享了他对漫画创作、科普传播的独到见解。

陈磊现场为读者作画

中国日报:本次“书香长江”阅读周活动以“新时代、新出版、新发展”为主题,您作为一名科普作家,观察到了哪些阅读中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陈磊:客观来讲,我认为当下的阅读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和趣味化的趋势。这几个词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快速化、直观化的阅读形式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趋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不能奢望所有人都回到“挑灯夜读”的时代。如今的社会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内容表达方式和创作形式。

中国日报:在当前阅读习惯日益碎片化的环境下,如何创作出适合年轻人的作品,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

陈磊: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读”攻“读”。如果我们的读者已经习惯了“短平快”的阅读节奏,那不妨就借鉴这种阅读特点,把大家熟悉的阅读方式嫁接到漫画叙事中来。让我们的漫画变得像短视频一样吸引人,像动画片一样有趣,这样就算我们讲一些枯燥的知识,但它依然能够赢得读者的喜爱。

中国日报:这次书展带来的《知识点有画面》系列是“混知”专门为学生群体开发的产品,涵盖小学和初中的各类知识点。如何把这些枯燥而且庞杂的知识转化为读者易于理解的漫画形式?是否有一套固定的方法来确保内容的呈现效果?

陈磊:首先要找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这些知识汇总起来,去繁就简,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这些联系编织成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这条脉络将成为我们讲述故事的主干。比如说,如果要讲解一个物理知识点,我们需要考虑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到什么深度,这些都是我们在编排内容时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其次是根据我们的逻辑脉络来设置画面,以合适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其实,漫画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漫画背后的知识逻辑和叙述策略,这才是核心。

陈磊现场签售

中国日报:在创作过程中,您如何平衡趣味性与准确性,确保读者既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又能学到正确的知识?

陈磊:知识的准确性永远排在第一位。我们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搭建牢固的知识框架上,确保内容的准确无误,这最重要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考虑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更易于理解的形式。

与其说我们在写书,不如说我们在进行一种实验。我一直认为,讲述知识的方式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我们系统通过我们的工作,使那些难以消化的概念能够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被读者理解。例如,我们之前出版的书《有的物理早知道》《物理化学早知道》,就是系统能够通过“预热”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更早的年龄接触到这些概念。

中国日报:您之前提到,自己的定位是“不做生产知识的人,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陈磊:我们的工作就是实现知识与漫画之间的创造性转化。知识本身是固定的,我们也可以说自己是“知识的翻译”或者“知识的包装工”。我们把那些看起来枯燥的知识,通过吸引人的表现形式,变得生动有趣,让更多人乐于接受和学习这些知识。在今天这种信息爆炸的阅读环境下,我们始终坚持做优质内容的输出。无论是电子形式还是纸质形式,只要能有效传播并传达给更多的读者,我们的“搬运”就是成功的。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覃伊蕊 薛静迪 黎霞 王冰语)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