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在汉共话“新文学研究创新”

专家学者在汉共话“新文学研究创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0-22 14: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1日,新文学研究创新国际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学术期刊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代表齐聚武汉桂子山,围绕中国新文学史及史料、理论批评与作家作品、中外文学关系、学术期刊建设与学术研究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表示,中国新文学研究创新需要深入探讨其创新之处、原因和方式。中国新文学代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现代和当代文学的融合已经不再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而是一种实质性的、实践性的趋势。他强调激情是学术创新永不枯竭的动力,是诗歌的本质,每年在武汉举办的与诗歌相关的研讨会都为诗歌这种古老艺术形式注入了活力与生命力。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肯定了当代文学研究在过去二十年中呈现的历史化思潮趋势,并表示研究范式已从思想史背景转向社会史视野,这给新文学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他呼吁在历史化研究中注重文学性维度,强调文学性维度的重要性,这实际上也是当代文学研究社会史视野转变所带来的冲击。他希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升对文学文本和文学价值的关注,以保持文学研究的相对独立性。良好的历史化研究应树立积极、现代的文学观,共同构建时代整体的文学想象和文学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云介绍了文学院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以及学院在中国新文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作为中国新文学学会、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的驻会单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学院的优势学科之一,形成了新诗研究、新时期小说研究和文学思潮研究的特色。他希望本次论坛能推动新文学研究自主知识话语体系的创新进程,并期待专家学者们继续支持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文学院教授王泽龙认为新文学学科的特点在于永远保持与现实的对话精神,发现文学研究中与现实重合的思想焦点,实现文学历史价值与当代联系的目标。他强调新文学研究应该积极拓宽文学史研究的视野,打破一元化和二元对立的观念,坚持新文学开放多元的现代立场。面对人类文明的科学浪潮,文学研究应该重建新的研究主体、文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科学价值观。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