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6G工程中心”正式获批 助力车联网低空经济,推动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湖北“6G工程中心”正式获批 助力车联网低空经济,推动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08 11: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的“新一代移动通信(6G/B6G)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6G工程中心”)正式获批。

“6G工程中心”是湖北省发改委认定的48家2024年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瞄准6G通信技术高地。

“6G工程中心”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江涛介绍,当前5G通信技术的局限在于基站功耗高,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对此,6G通信技术提出六大功能升级:超高可靠、超低时延、超大带宽、全域覆盖、超密接入、超高能效。

“我们希望在提倡‘绿色6G’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连接密度,从地面通信推广到地下、水下等多场景,更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突破。”江涛说,“在可见的将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能为车联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布局打下基础。”

近年来,“6G工程中心”研发核心技术配套工程示范,在移动通信技术的九个方向展开深入研究,覆盖通信技术全过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例如,在移动通信的基石——信道编码、信号调制这两部分,该中心提出的校验级联PCC极化码成为5G控制信道唯一编码国际标准;提出的非对称载波调制结构成为欧盟第七框架两大对标技术之一,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科技研发从人类生活中来,也要回归到人类生活中去。”江涛介绍,在降低功耗、提高容量、压缩时延等方面,中心团队分别通过无源被动通信、移动多媒体传输、多智能体协同等技术方向解决应用需求。

比如,部分矿井、森林、水域等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使用电池,无源被动通信系统就可以利用空间电磁波搭载信息,实现通信需求。“目前我们已经在为产业化做准备,一个通信单元仅需几十块钱,并且还有降本空间。”江涛说。

自2008年组建信息通信与网络实验室以来,研究团队历经十多年发展,在通信技术领域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助力我国信息通信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例如,我国4G基站全球化部署和5G新空口预商用基站的建设,都离不开该团队于2019年主导研制的国际领先的高性能射频单元(RRU/AAU)及基带处理单元(BBU)。该技术发明支撑了全球首次“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互通”,推动了5G新空口技术迈向大规模商用。

2021年,由该团队打造的第六代移动通信(6G)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国内6G 研究的重要平台。此次获批的新一代移动通信(6G/B6G)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共建,致力于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打造通信网络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的研发基地。

江涛表示,团队将以此次获批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为契机,带领团队成员协力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前沿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6G商用化奠定坚实基础,加快6G标准化进程;同时,将着力培养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顶尖科研力量,当好6G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桥梁,促进研究成果向产品和应用端加快转化,尽快让人们享受到6G技术带来的便捷。(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俞盈盈)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