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通过专家论证

“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通过专家论证

来源:中国日报 2024-12-29 13: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在十堰组织召开“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论证会,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共建的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论证。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耀华出席,湖北工业大学教授刘德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张全发等7位专家,十堰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兰起、十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孝荣、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晓明、长江委国科局局长王迎春、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杨文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副总经理刘正兵等负责人参加建设论证会。

会前,与会领导及专家组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观测研究基地、观测场、实验室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建设条件。论证会上,罗耀华、王迎春分别代表十堰市政府和建设单位作致辞,专家组听取了“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情况汇报,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必要性与特色、定位与研究方向、运行建设现状、发展规划目标、研究基础和水平、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评估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符合总体布局要求、研究方向基本明确,研究基础具备、规划目标科学合理、共建创新能力强、配套管理制度齐全、建设运行有保障,同意通过论证,建议启动建设。

杜耘对十堰政府和科技部门的重视支持给予肯定,介绍了全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局情况,要求加强野外观测数据、强化基础科研、聚焦问题科学定位、促进开放合作,坚持高目标高标准建设,产出高价值的研究成果。

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杨文俊作表态发言,表示将认真落实专家意见和湖北省科技厅领导要求,克难攻坚,努力完成建设目标任务。

据悉,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引调水工程格局下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演变为总目标,制定了“流域水资源演变特征及其生态水文效应、丹江口水库营养状态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汉江中下游生源物质输移特征及其生态效应、输水干渠水环境演变与生态响应”四个研究方向,将揭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期运行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对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姜胜来)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