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工

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28 1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月28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在湖北省宜昌市城区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过江通道,这座桥梁不仅是全线规模最大的桥梁工程,更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促进生态保护的多重使命。

据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总设计师王碧波介绍,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地理位置特殊,跨越长江的同时也贯穿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实验区。为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中铁大桥院设计团队经过深入研究与科学论证,最终决定将大桥选址于宜万铁路下游56.5米处,并采用主跨800米的钢桁梁斜拉桥设计方案。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有效规避了对中华鲟栖息环境的影响,还确保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该大桥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目前世界上铁路和轨道交通线数最多的公铁合建桥梁。其交通功能涵盖了沿江高铁、呼南高铁、城市道路以及远期规划中的轨道交通(近期作为慢行系统使用)。这种复合型交通布局不仅满足了当前及未来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更为宜昌市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方面实现了多项突破,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式工程。它是全球首座采用分离式主桁钢桁梁的桥梁,同时也是世界首座将铁路布置在上层、公路和轨道交通置于下层的斜拉桥。独柱式钢混组合混合桥塔的应用更是开创了先河,不仅显著降低了施工对既有线路的干扰,还极大提高了桥梁的整体美观度和经济性。

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效果图

根据计划,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的土建工期约为51个月,总投资达56.59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它将成为连接长江南北两岸的重要纽带,为沿江高铁、呼南高铁提供关键节点支持,同时也将极大地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何东升、曹雪)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