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成立大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举行。本次活动标志着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首次实现跨区域联盟共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正式落户武汉,低空融合发展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多项省部级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署,充分彰显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强劲势头。
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贡献了全国2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集聚了30%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6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形成了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战略性产业,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
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为国家"双循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枢纽,中部地区正加速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夏松表示,成立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是落实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中部地区高新区协同联动、组团发展,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中部崛起注入强劲动能。山西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国家高新区主管部门及东北国家高新区联盟代表分别致辞,表达了对联盟协同发展的期待与支持。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沈悦发布《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倡议书》,呼吁建设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以用为导向科创供应链平台,促进各成员单位加强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与创新联动。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武汉东湖、长沙、郑州、南昌、太原等高新区代表携手推杆,正式启动联盟成立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落户武汉光谷,该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湖北联投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未来将在推动中部地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数据赋能平台、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
武汉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位置,拥有光电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东湖高新区综合实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火炬中心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中部中心的设立,将充分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更好服务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承担好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秘书处工作,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培育新优势、开拓新局面。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襄阳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强化政策协同与资源对接,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同时,火炬中心、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湖北联投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新模式。
在揭牌环节,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工业和信息部火炬中心、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湖北联投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的“低空融合发展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未来将融合多方优势资源,聚焦低空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按照“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大赛示范-场景推广”的思路,积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活动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园区处处长朱星华围绕国家高新区最新工作部署与评价体系作专题培训,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前瞻性指导。在新形势下,各高新区要着力增强技术策源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应用、加快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吴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