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搭台论“智” 两岸共话AI新篇

光谷搭台论“智” 两岸共话AI新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5 15: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4日,作为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核心活动,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在东湖宾馆启幕。近150位两岸政、企、学及投资界嘉宾以“聚光谷芯动能 铸两岸智未来”为主题,共探AI产业融合创新。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沈阳东表示,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湖北省和武汉市将东湖高新区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生态。他特别提到,台湾在半导体、芯片设计等领域优势显著,台积电、联发科技等企业享誉全球,期待东湖高新区成为两岸AI合作的示范高地。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晖强调,武汉历史底蕴深厚,创新活力澎湃,正全力将人工智能打造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企业超1300家,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上市企业29家,在智能芯片、机器人等领域形成多项领先技术成果。

台湾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涛以《技术工具变革推动时代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剖析AI从数字化到TOKEN化的范式转变,提出“跨领域协同创新是重构世界的关键”,引发与会者共鸣。东湖高新区组织部负责人则详细介绍了区域AI产业生态,目前该区已集聚相关企业5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450亿元,构建起覆盖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的全链条体系。

在主题演讲环节,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难题,直击运动稳定性、电池续航等五大挑战,并提出具身智能研发等破局策略。圆桌论坛上,围绕“AI赋能医疗”与“产业创新路径”两大议题,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志强、台湾科技产业协会主席林哲安、湖北省智能医学学会会长叶哲伟等两岸专家展开深度对话。

交流会现场举行的产业合作签约仪式成为一大亮点。武汉台资企业协会与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将整合资源共同培育AI产业生态;湖北省智能医学学会与台湾科技产业协会携手成立“海峡两岸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计划共建人才智库,深化科研、学术与产业转化合作。

此次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通过前沿观点碰撞、务实项目签约,为两岸AI领域搭建了开放共享的合作桥梁,将进一步推动汉台产业深度融合,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与同胞福祉提升注入新动能。(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郑玺)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