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纺编青春”实践团调研宋锦现代化转型之路

武汉纺织大学“纺编青春”实践团调研宋锦现代化转型之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3 15: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国潮”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传统非遗技艺正以崭新姿态走进现代生活。7月2日至5日,武汉纺织大学“纺编青春”实践团赴苏州开展专题调研,探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的现代化转型之路,助力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

宋锦形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和蜀锦、云锦合称为“三大名锦”。它色泽华丽、图案精致,有“锦绣之冠”的美誉。

宋锦文化园里,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欣赏宋锦的精湛织造工艺、华美绝伦的纹样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了宋锦从历史到时尚的华丽蜕变。

64岁的朱云秀是宋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丝绸技术和研究保护已有20余年,她耐心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简单的织造技巧,让学生在参与宋锦的互动手作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

实践团走访了多家品牌店,与经营者交流,了解他们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尝试,探讨丝绸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调研,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纺织产业升级的当地企业并非个例。像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全面升级生产设备,采用符合宋锦织造工艺的电子提花机,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以快速响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苏州龙泉禧里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以“文化传承+时尚创新”为核心,创新推出节日限定系列,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本次调研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纺织传统工艺,还学习了纺织行业前沿科技的应用现状,受益匪浅。作为纺织专业学子,我们有责任为纺织传统工艺的接续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为纺织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言献策。”实践团成员郑嘉文说到。

据悉,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分层分类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构建实践育人新生态。(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郑婷 薛萍)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