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凌晨,由中建五局参与建设的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正式通车运营,彭场、西流河、杨林尾、洪湖北四个收费站正式开通运营。
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是《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高速公路重点项目,作为湖北省“九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联络线,由武汉段、仙桃至洪湖段、万全至监利段、监利至江陵段、江陵至松滋段等5段组成,线路总长约222公里。
仙桃至洪湖段概算投资100.39亿元,全长约48公里,其中,中建五局承建标段全长约11公里,采用设计速度120km/h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起点至胡家台枢纽互通段采用路基宽度34.5m的六车道标准,胡家台枢纽互通至终点段采用路基宽度27m四车道标准。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条驱动区域腾飞、联通人文血脉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项目负责人谈超介绍,面对征拆困局、料源紧俏、复杂地质、恶劣天气重重难关,项目团队充分践行五局“信和天下、敢为人先”的企业品格,以“科学统筹、党员垂范、青年冲锋”破局,组建党员攻坚专班,“清单化”厘清任务目标、“图表化”明晰工作流程,先后组织开展“大干一季度”“百日攻坚”劳动竞赛,日均投入劳动力超500人次,大型设备40余台,完成箱梁浇筑、架梁施工、大桥合龙等重大节点,以实干实绩推进项目建设,荣获仙桃市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项目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多基本农田,河流沟渠密布,项目建设堪称“豆腐里面插筷子”。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团队在设计可研、选址布局、建设施工中,充分考虑基本农田、水源保护问题。“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将绿色发展同项目建设实际进行深度有效融合,用心守护好仙洪地区的自然资源。”项目执行经理阎致敏介绍,仙桃至洪湖段主线设大桥31座,桥梁占比高达83%,对比路基设计节约永久征地约1050亩,节约临时占用耕地约860亩。桥梁施工过程中,实现桥下同步覆土复绿,让施工区域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有效保护沿线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严控质量,推行班组管理规范化、首件施工样板化、工序验收清单化,各施工人员层层把关,为工期质量上了一把安全锁。”项目技术总工孟慕邹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应用智能焊接机器人、自行式移动液压模板、集中制浆站、混凝土余料处理系统、水泥搅拌桩智能化监控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工装,全过程推广BIM技术应用,促进工程品质提升。
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的通车,将进一步打通经武汉、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新通道,优化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和长江经济带横向骨干路网,推动湖北省由“九省通衢”向新时代“九州通衢”加速迈进,改变了仙桃市东南部、洪湖市中北部无高速的现状,构建了武汉-洪湖1小时生活圈,联动武汉城市圈与江汉平原的“经济动脉”和“民生通道”,惠及沿线200万群众。(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定馨怡 徐雄/摄影:胡序辉、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