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8日,2025年湖北省夜间文旅消费现场交流活动在十堰市举行。各市州文旅部门负责人、省直相关单位代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运营方、重点文旅企业及美团、携程等平台代表,共话夜间文旅消费发展。
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十堰夜间文旅项目,在郧阳区龙韵村,武当不夜城累计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带动千余人就业增收。会上,竹溪县文旅投公司等单位分享了夜间消费场景打造、业态创新等经验;湖北亚新文化集团等结合行业趋势与技术应用作演讲;省总工会、天河机场及多家银行发布涵盖门票减免、交通便利、金融支持等优惠措施。
近年来,湖北夜间文旅消费持续升温,成为文旅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夜游、夜演、夜娱”等业态边界不断拓展,形成多元生态,50余家4A及以上景区开启“夜间模式”。据文旅部监测,2024年湖北接待游客8.73亿人次,总花费9011.61亿元,其中过夜游客2.61亿人次,花费5588.49亿元。
作为活动举办地,十堰抢抓“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机遇,2025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增长超20%,夜间消费占比达57%。竹溪县“国企主导、场景驱动”模式成效显著,武陵不夜城以“国潮+国粹”特色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成县域文旅标杆;宣恩仙山贡水靠“景城融合”2024年接待游客538.5万人次,收入38.85亿元;今年暑期,长江11艘夜游船推出“文旅+”活动,人气高涨。
省文旅厅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地方特色,深挖文化内涵,将文化基因植入消费场景;推动科技与文旅融合,利用VR、AR等技术开发沉浸式项目;促进“夜经济”与多产业协同,延伸消费链;完善设施与安全保障,提升服务品质。同时优化市场环境,引导文博资源“走出馆内”,开设“文化夜沙龙”等活动,统筹多种经济形式,扩大消费拉动力,共绘荆楚夜经济新蓝图。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