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至10日,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第二届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首届全国青少年海洋航行器竞赛国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赛事由中国船舶集团等单位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承办,近400家单位的3345支队伍、1.6万余名学生线下参赛,超260万人次云端观赛。
开幕式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俊利表示,我国造船业手持订单充足、技术领先,赛事作为“行业发起、政府指导、高校参与”的平台,将促进政校企研联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王发洲指出,大赛结合行业与高校优势,紧扣国家海洋战略,是落实“三位一体”战略的实践,学校将聚焦“三领人才”培养,为国家建设提供支撑。
本届赛事设七大组别,涵盖智能航行、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同时举办教师教学大赛和首次设立的青少年竞赛,实现大中小三赛联动。赛前组委会通过直播抽签、云端答疑等保障赛事顺利进行,评审团队由院士、船舶设计大师等组成,确保专业性。开幕式上,师生朗诵《卓越之路》,船舶海洋文化主题展成亮丽风景线。
经线下答辩、模型展示等环节角逐,各赛道评出特、一、二等奖。武汉理工大学“海绡游龙团队”研发的仿生水蛇式海底管道检测机器人,以模块化设计解决行业痛点,团队成员刘轩睿分享了在学校科创氛围中成长的经历。
活动期间,香港6所中小学近50名师生观摩,还举办了学科校际交流会和项目路演。
据悉,该赛事自2012年起已举办十四届,是我国船海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竞赛。武汉理工大学凭借船海学科优势承办本届赛事,该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将持续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刘坤|杨立泉、陈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