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从零开始”起源新机制成果登《细胞》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从零开始”起源新机制成果登《细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4 19: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北京时间9月2日深夜,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华中农业大学宁国贵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植物中全新功能基因可“从零开始”经多步骤产生,打破科学界对新基因起源的传统认知,为生物性状改良开辟新思路。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新基因源于已有基因的错误复制、融合或拆分。宁国贵团队以月季为研究对象——月季品类丰富,含数百个自然种和上万个栽培种,园艺价值高且适合作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模式植物——发现了全新基因SCREP,该基因能显著抑制月季花关键芳香物质丁香酚的合成,其诞生历经千百万年多步骤“拼装”。

研究显示,约6300万年前,蔷薇亚科物种树莓中先出现一段无功能的“非编码DNA”;至1600万年前,随蔷薇属植物演化,这些零散片段逐步形成可编码蛋白质的完整基因框架;随后,名为MITE的“跳跃基因”插入其启动区,如同安装“能量电池”,推动SCREP基因增强表达,最终影响蔷薇属植物花香。

团队对38种蔷薇植物(涵盖野生种、古老栽培种及现代栽培种)开展基因测序与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证实:SCREP基因普遍存在于进化程度较高或人工选育的蔷薇品种中;缺少该基因,或其启动区域未插入MITE“跳跃基因”(无“能量电池”)的植株,往往能释放更浓郁的丁香酚香气。这表明,SCREP基因的有无及表达强度,是塑造蔷薇属植物多样花香“性格”的核心因素之一。

该成果不仅为月季花香性状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基因挖掘提供新研究范式,更具备广阔的合成生物学应用潜力——未来有望突破传统依赖已有基因改良组装的技术局限,通过从头创造新基因的方式,精准改良植物性状。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