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发明新型“双模态”激光雷达,三维感测“眼睛”升级

我国科研人员发明新型“双模态”激光雷达,三维感测“眼睛”升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6 11: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双模态”激光雷达系统,为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的三维感知能力带来了进一步提升。这项成果由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微系统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共同完成,并发表于国际顶级光学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激光雷达,作为智能无人设备感知外界环境的 “眼睛”, 其性能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传统激光雷达主要分为扫描式和闪光式两大类,但二者始终存在 “短板”:扫描式激光雷达虽能实现高精度探测,却因扫描过程耗时较长,导致探测速度受限;闪光式激光雷达虽可快速完成探测,却在精度上存在明显不足。如何兼顾二者优势,让激光雷达既具备高精度,又拥有高速度,成为全球科研人员长期攻关的难点。

此次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 “双模态” 激光雷达系统,恰恰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该系统的核心在于一种名为 “混合级联平动超表面” 的器件。这款器件由两层经过特殊设计的纳米镜片构成,通过改变入射激光的偏振态,系统便能在高精度扫描模式和高速闪光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在扫描模式下,系统能够精确捕捉远处目标的细节;而在闪光模式下,则能一次性均匀照亮整个视野,瞬间完成三维成像

图1 通过切换入射光的偏振态来切换感知模式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这套 “双模态” 系统展现出极强的灵活性与实用性。这种硬件方案使得该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它可以先用闪光模式快速获取环境信息,然后自动判断哪些区域需要精细扫描,并切换

到扫描模式进行重点探测。

图2 实现更灵活的三维感知策略

该系统的 “轻量化” 设计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层超表面的微小相对平移,可通过基于多种致动原理的微型执行器件实现,这使得整个光束调控器件轻巧灵活,易集成到各类智能无人设备中。目前,研究团队已成功构建出基于该器件的 “双模态” 激光雷达系统原型,为后续产业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图3 迈向更轻巧的激光雷达系统

业内专家表示,这款 “双模态” 激光雷达系统的研发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首次实现了传统扫描式与闪光式激光雷达优势的完美融合,既保证了高精度、远距离探测能力,又提升了探测效率,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技术痛点。未来,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推广,更高效、更灵活、更小巧的 “双模态” 激光雷达将在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巡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让机器 “看” 世界的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为我国智能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韩宇 高翔 马波)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