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建造装备再突破 “晟航”系统实现船舶特殊下水作业

我国船舶建造装备再突破 “晟航”系统实现船舶特殊下水作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5 14: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4日,中铁科工自主研发的集成式船舶反拉滑道下水“晟航”系统,在宜昌产投(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完成实船试验。此次成功标志着我国船舶建造特种装备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为沿江、沿海及内陆船舶产业绿色智能升级,提供了“一站式”智能装备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首套集成式船舶反拉滑道下水系统,“晟航”融合特种起重装备、重载运输装备、下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四大核心模块,可覆盖万吨级船舶从建造、运输到下水的全流程。试验中,一艘长130米、重2000吨的绿色智能船舶,依托系统独创的“陆上牵引—堤顶转换—滑道入水”三阶作业体系与上下两段式滑道设计,先被精准提升越过10米高的长江大堤,再平稳滑移入江。全程历时5小时且安全可控,从源头避免了对长江大堤结构的扰动,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破解了传统下水方式与防洪安全的矛盾。

现场可见,“晟航”系统的智能化优势十分突出。系统集成的87台门式、桥式起重装备,覆盖3吨至300吨全载荷区间,能满足船舶部件装配与大型分段吊运需求;“PLC协同控制+模块车编组运行”模式实现毫米级定位与异常秒级报警,搭配智能视频监控与传感器网络,可实时监测各受力点数据,让全流程实现可视化、数智化管控。相较于传统重力式下水的油脂污染、漂浮式下水的高成本,“晟航”系统更环保安全,作业效率还提升至少30%。

“这是践行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智能升级的重要成果。”中铁科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敏表示,“晟航”系统不仅解决了船舶建造中生态保护与防洪安全的双重难题,还能为船舶基地制造升级提供可复制方案。宜都市船舶产业园项目协调专班负责人徐晓宇透露,园区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下水60多艘船舶,“晟航”系统将助力园区打造长江中游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当前我国商船建造全球份额达55.7%,“晟航”系统的突破,是我国船舶制造从“跟跑”向“领跑”蜕变的缩影,将进一步推动船舶建造产业补链强链,迈向绿色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兰亭秋)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