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中,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的宜昌高铁新城内,由中国一冶承建的迎客湖如镜面般镶嵌在中轴景观工程核心区,倒映着宜昌北站的现代轮廓。环湖无障碍园路蜿蜒贯通,新植苗木挺拔吐翠,这座“城市生态客厅”已成为宜昌高铁新城生态提升改造工程(一期)的标志性成果,以“会呼吸”的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开启新城绿色发展新篇章。
作为新城生态门户的核心载体,迎客湖北起迎客路、南至沙水南路,陆域景观延伸至沙水南路。项目建设严格遵循双重标准:湖体结构与驳岸工程按水利专业标准施工,陆地景观参照《公园设计规范》打造,通过“以水融园”的设计理念,将水体与景观深度融合,为长期发挥生态效益筑牢基础。
“迎客湖不只是景观,更是功能强大的‘生态海绵’。”中国一冶项目总工程师王波介绍,湖区水体与绿化系统构成城市“冷却岛”,可有效调节区域微气候。依托乔木区深厚种植土与海绵城市设计,湖区年均能蓄留、净化雨水数万立方米,大幅缓解市政排水压力;成林乔木与草坪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数十吨并释放大量氧气,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湖区地基经分层压实回填,总厚度不低于3米,保障工程长期稳固安全。
如今,迎客湖已成为宜昌高铁新城的“核心绿芯”——既是迎接八方来宾的美丽门户,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生动实践。这湾碧水不仅映照出宜昌推进现代化、生态化建设的坚定步伐,更标志着宜昌高铁新城正以绿色宜居的姿态,向着高质量发展蓄势启航。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