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21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中非教育合作创新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来自布基纳法索、肯尼亚、摩洛哥等11个国家的政要、大使及各领域学者57人以及国内15个省份的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代表近280人参会。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松,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秘书长陈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盟联络处主任丽塔·比松诺斯,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黄洋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聚焦“新时代中非职教合作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数智时代中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高等教育分论坛”两大主题,与会代表围绕开发优质适用的国际化学科标准、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数字化教学资源、科研合作平台及教学装备等内容,深入探讨“教随产出、校企协调”的未来发展。活动包括专题研讨、“与驻华大使面对面”、成果发布、签约仪式、颁奖仪式等丰富环节,通过同题共答,共话中非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与可持续发展。
会上,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分别与肯尼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部,布基纳法索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盟联络处等机构签署3项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等六省院校与埃及、摩洛哥等国院校签署6项合作备忘录。本次活动的系列签约将进一步助力今后中非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创新发展,加快培养非洲工业化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构建中非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
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摩洛哥职业教育与就业发展办公室、埃及最高技术教育委员会、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等机构分别颁发《教育国际交流》期刊“中非教育合作优秀案例”证书、摩洛哥职业教育与就业发展办公室“标准认证证书”、埃及最高技术教育委员会“标准认证证书”、“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北非国际赛外方组委会及专家”证书等四项国际国内证书,覆盖中非双方45家单位及86位专家学者。通过资源共享、联合科研与人才共育,切实解决高素质人才供需矛盾,为非洲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高等教育合作贡献中国经验。
未来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继续发挥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桥梁纽带、中坚力量、平台支撑、友好使者作用,进一步服务中非教育合作创新发展。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编辑:刘坤 通讯员:姜胜来、雷灿、陈丹、黄佳良)